欢迎光临中共宿州市委党校!  今天是:  联系我们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布日期:2018-03-08 21:18 作者:市委党校  来源:市委党校  【字体: 】 阅读: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马列教研室 黄亚萍


一、民主的基本涵义和原则

(一)民主的基本涵义

亚里士多德: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认为:政府为人民所有、所治、所享,就是民主。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主张实行三民主义的民主政治,也就是民有、民治、民享,是指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

列宁的这段话,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的经典定义:“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二)民主的原则

1.主权在民

2.自由和平等

3.多数决定

4.遵守程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

(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二是西方政党制度不利于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1.是我国国体和政体的本质要求。

2.人民当家作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社会生活才能有序推进,也才能更好。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一是因为法治与政治制度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法治体系。

二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需要。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一是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是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中间,更好发挥人民代表作用,通过他们进一步动员人民群众以国家主人翁身份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

三是把握现实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身建设,不断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

(二)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本途径。包括:继续加强政党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扎实推进政府协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认真做好人民团体协商;稳步推进基层协商;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

(三)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存在问题:一是权力配置和结构不尽科学,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有的没有形成相互制约。二是权力往往过分集中于主要领导干部手中,少数主要领导干部凌驾于组织之上,搞“一言堂”、“家长制”。三是权力边界不清晰。有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存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现象。四是权力运行过程不够公开透明,暗箱操作和“潜规则”问题突出。

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对领导干部的选任制度,也就是选好官(源头上制约);二是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驶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最后是民主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信息| 隐私声明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大道 邮编:234000 电话:

皖公网安备 34130202000566号备案号:皖ICP备10017706号-1

Copyright © 2016 ahszd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宿州市委党校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