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共宿州市委党校!  今天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咨政 > 市情研究

对打造我省干部培训红色教育品牌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6-12-06 21:29 作者:市委党校  来源:市委党校  【字体: 】 阅读:

对打造我省干部培训红色教育品牌的建议


红色资源一直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的“钙源”和“营养剂”,安徽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打造干部培训红色教育品牌,强化对我省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为此,省委党校第58期县处班部分学员日前赴革命老区六安市及所属县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显示,目前六安全市境内共有200多处革命纪念物,分布在全市各个县区,以金寨、霍山、裕安居多。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多年来,该市依托红色资源,面向全省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活动,不断加大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一、在红色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红色教育资源的挖掘不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的深度挖掘整理不够,相当多的红色资源还处于封闭闲置状态。对已开发的党史党性资源,还停留在对史实的初级展示阶段,教育基地建设虽气势恢宏,却遵循千篇一律的“展板加橱窗”模式,现场参观讲解虽科学准确,却遵循“一幢房子、一根棍子、一个话筒子”的老路。尤其是不能因地制宜地将“3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事迹,编纂成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讲解宣传,没有赋予时代感,缺乏情感认同,与观众有了心理距离,难以引起心灵震动,产生情感共鸣。

二是对红色教育资源的整合不力。六安市红色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高品质资源分布分散,没有连线成片,很难形成集聚效应。以县区为例,金寨县拥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80多个、霍山县拥有革命旧址遗址120多处,大多分布在30多个偏远的山区乡镇,由于点多面广,交通不便,在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时,难以吸引外省市人员前来参观学习。加之政府用于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管理资金不足,很难打造成全市统一设计、各具特色的综合性党性教育基地。

三是红色教育基地的影响力不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六安人民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了三次伟大的牺牲奉献,有着全国闻名的“将军县”、“将军镇”,红色资源不可谓不丰富,然而“立德、奉献、创新、图强”的“六安精神”在全国的影响力却远远比不上“沂蒙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未形成人气效应和品牌效应。

四是开展红色党性教育的方式单一。目前开展党性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理论教育和现场教学。理论教育多采用讲授方式进行理论“灌输”,教师和学员之间缺少互动,学习氛围沉闷,学习者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现场教学多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讲解员在讲解时也是千篇一律的程序性介绍,重点不突出,故事性和感染力不强,一些学员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现场教学效果很难显现。

二、打造我省干部培训红色教育品牌的建议

一要深挖红色资源内涵。组织力量研究总结史实资料,全面客观地还原历史事实,准确立体地总结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搜集整理系列故事,让拥军后代、英烈后人等用平凡的语言、第一视角谈红军起义、将军小事,形成品牌效应。赋予红色资源时代内涵,把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与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结合起来,深入研发课程体系,让红色资源转化为“本土教材”,让党员干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二要整合红色教育资源。在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上,做到省市统一规划,基地各具特色,展馆形式多样,具有深刻时代烙印,处处体现地方红色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分散的红色文化遗址进行复制和集中建设,打造连体式现场教育基地。整合本地教学资源,探索建立“大师资队伍”,聘请理论功底扎实、政策水平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知名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充实党性教育团队。参与建立全国和各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师资库,实行“师资联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开发红色精品课程。

三要打造红色六安品牌。可制作“红色六安”专题片,全面介绍六安党史资源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工作成效,扩大红色文化宣传效果。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实施红色旅游景点设计、改造、扩建和新建工程,因地制宜开发旅游精品路线,以红色旅游打响红色文化品牌。对红色教育基地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挖掘时代内涵、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解说风格、统一解说词编写、统一挂牌授牌。推进重要革命纪念场馆规范化、品牌化战略,开展全市重要革命纪念场馆陈列布展升级改造工程,重点做好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六霍起义纪念馆、六安县苏维埃俱乐部、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等纪念场馆的重新布展、升级改造工作,提升红色教育基地品质。

四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改进理论教育方式,变“单向传递”为“双向互动”,变“枯燥说教”为“真情感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丰富现场教学内容,采取参观、座谈、访问革命先烈后人、观看红色影视作品、“重走红军路”、“建立红色党支部”等活动,让党员干部体验红色生活、重温红色历史,寓教于乐,讲求实效,力促党性修养不断提升。加强六安市与临沂、延安、井冈山等革命老区的交流合作,实现红色教育资源共享、成果互利。以开展“红色讲堂”为载体,制定长远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对党员干部的革命传统教育,特别是要把组织新提拔的党员干部到红色基地接受教育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让党性教育常态化。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信息| 隐私声明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大道 邮编:234000 电话:

皖公网安备 34130202000566号备案号:皖ICP备10017706号-1

Copyright © 2016 ahszd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宿州市委党校 总访问量: